一年僅3部電影上映,華誼宣布裁員,過去3年告別1327位員工
2022-11-03 22:44:28 |來源:時代財經
本文來源:時代財經 作者:張雪梅
【資料圖】
圖源:圖蟲創意
盡管曾經壟斷半個中國影視圈,但華誼兄弟的沒落幾乎已成定局。
從王忠軍兄弟瘋狂減持、知名藝人陸續出走,到馮小剛被傳移民,失去了“兄弟們”的華誼日子并不好過。2018年到2021年的四年間,華誼累計虧掉超64億元。而2022年至今,其僅有3部參投影片上映。
業績持續虧損之下,華誼兄弟于近期宣布裁員。
日前,華誼兄弟(SZ300027)發布三季報,前三季度公司完成營業收入3.66億元,同比下降61.66%;凈利潤-2.60億元,同比下降144.66%。與此同時,一份華誼內部《關于公司宣發業務及人員調整的通知》在網上流傳,稱公司不得不做出調整宣發業務模式、精簡宣發團隊的艱難決策。
《通知》稱,公司經歷了連續多個財年的緩慢增長乃至負增長,已經在宣發預算、差旅、房租成本等非人員相關開支方面進行縮減,但仍然面臨很大的經營挑戰,因此不得不做出更大的調整(人員調整)。
財報顯示,自2018年至2022年第三季度,公司虧損合計逼近70億元。與此同時,員工數量持續下降,其中,僅2019年-2021年3年間就縮減過半。
這背后不乏疫情對院線的沖擊,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剛剛過去的10月,電影票房累計21.40億元,相較去年同期的75.77億元,下跌54.37億元。一位上市影投的宣發人員也告訴時代財經:“現在影片宣發崗位很難做,基本沒有項目,與去年相比差了很多”。
但業績出現頹勢更多應歸咎于華誼內部。艾媒咨詢首席分析師張毅對時代財經分析:“華誼業績下滑,一方面由于知名藝人的出走,過去知名藝人是它很重要的票房保障;另一方面,當電影市場外部環境出現變化的時候,主做電影業務的華誼在面對市場競爭和未來戰略布局上缺乏足夠的靈活性?!?/p>
無片可發,華誼宣發人員減裁過半
曾創造多個票房奇跡,如今華誼卻陷入了無片可發的境況。
據時代財經統計,2022年,華誼接連缺席暑期、國慶等黃金檔期,前三季度僅《穿過寒冬擁抱你》《反貪風暴5》《月球隕落》3部參投影片在院線上映,分別錄得票房9.36億元、6.28億元和1.58億元。但華誼均非主投主控方,根據公司公告顯示,其從《穿過寒冬擁抱你》獲得的營業收入僅為150萬元左右。
在電影市場缺乏清晰定位,加之電影內容輸出減少,也導致華誼對宣發端的工作人員“開刀”。
本次華誼裁員就是以縮減宣發人員為主。而在此次人員縮減之前,華誼在宣發端的人員配置上已經出現空缺。一位連鎖影院的管理者告訴時代財經,上次與華誼對接影片宣發還停留在去年12月上映的《搖滾藏獒:藍色光芒》。他表示:“與我們影院對接的華誼電影宣發人員今年5月就離職了,目前情況是,由于華誼很久沒有上影片,所以一直沒有新的宣發人員和我們對接”。
時代財經就裁撤宣發人員是否對宣傳端產生較大影響采訪華誼方面,截至發稿暫未收到回復。
事實上,時代財經在華誼財報中發現,從2018年—2021年,報告期末在職員工的數量合計從2010人縮減至683人。按崗位劃分,影視劇制作發行、藝人經紀服務、影院運營與管理崗位的員工從1230人減少至505人。
在張毅看來,華誼在內容輸出上表現乏力,一方面是擔心投入得不到回報;另一方面是創作團隊力量和背后的資金不足,以及對市場信心沒有足夠的把握。
事實上,隨著藝人不斷出走,創作團隊分崩離析,從2014年開始,華誼就將國內票房的頭把交椅拱手讓出。數據顯示,2014年起,光線傳媒就占據著綜合電影公司國產片票房第一的地位,當年光線傳媒票房成績31億元,2015年光線傳媒票房成績達到55.76億元,而同期華誼雖有《尋龍訣》《老炮兒》等電影,但總票房僅有43億元。
同年,光線傳媒成立彩條屋影業,喊出國漫崛起的口號,一部《大圣歸來》打開市場,此后,《大魚海棠》《哪吒之魔童降世》《姜子牙》等推出讓國漫電影成為光線的特色標簽。而博納則開始深耕主旋律,陸續推出《湄公河行動》《紅海行動》《長津湖》等影片,幾乎部部爆款,累計票房超過百億。
競爭對手強勢,2009年開始實行“去電影化”戰略的華誼則逐漸被電影市場邊緣化,2018年“陰陽合同”事件后更是元氣大傷。
4年半虧損近70億元,華誼跌落“神壇”
1998年,華誼從廣告業務跨界到電影業務,依靠姜文導演電影《鬼子來了》、馮小剛《沒完沒了》起家。當年,《沒完沒了》票房進賬3000萬元,貼片廣告盈利1500萬元,這也開啟了華誼與馮小剛的深度捆綁之路。
2001年—2017年,馮小剛為華誼陸續推出了《手機》《天下無賊》《夜宴》《唐山大地震》《一九四二》《私人訂制》《芳華》等十幾部叫好又叫座的影片,在這期間,“馮氏賀歲片”成為華誼在電影市場最大的標簽。
直到2018年,由馮小剛執導的《手機2》被曝“陰陽合同”,這對華誼造成了較大的沖擊。風波過后,內容生產主力軍馮小剛大大減產,一改每年至少推出一部電影的慣例,截至目前,4年內僅導演一部電影《只有蕓知道》,票房收入1.59億元。
“陰陽合同”事件也在整個影視行業牽起了自查自糾的風潮,根據新華社報道,自2018年10月開展規范影視行業稅收秩序工作以來,影視行業納稅人開展自查,截至2018年底,影視行業納稅人自查申報稅款117.47億元。這一年,華誼錄得2009年上市以來的首次虧損,高達11.69億元。
此后幾年,由于華誼內容端收入減少,公司營業收入也出現較大程度下滑,2019年—2021年,分別同比下降41.18%、33.14%和6.73%。而華誼此前高溢價收購影視公司也使其負債累累。
2015年,華誼兄弟以10.5億元收購馮小剛僅成立2月的東陽美拉70%股權,并于同年10月以7.56億元收購僅成立一天的浩瀚影視。2019年5月,華誼收到深交所問詢函,質疑其償債能力,公司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高達36.47億元,短期應付債券7億元。
據悉,2021年,這份對賭協議到期,雖然對賭失敗,馮小剛需要補齊2.35億元,但此次對賭依舊為他帶來了數億元的收入。但同時,華誼卻一步步陷入困境。
2020年起,華誼實控人王忠軍、王忠磊兄弟開始頻繁減持公司股票套現。今年截至9月30日,王忠軍持股數量3.98億股,相較年初5.20億股減少1.22億股,持股比例下降4.42%;王忠磊持有9295.70萬股,相較年初1.05億股減少1204.3萬股,持股比例下降0.45%。
除減持套現外,王忠軍還不斷變賣資產。據媒體報道,他賣出位于香港中半山富匯豪庭2座高層,價值2.2億港元,而以2990萬美元拍下的畢加索油畫《盤發髻女子坐像》和以5500萬美元(加上傭金拍價合計為6176.5萬美元)拍下的梵高油畫《雛菊與罌粟花》也逃不過被售出的命運。
截至11月3日,華誼兄弟收盤價2.15元/股,總市值60億元,相較巔峰時期縮水近800億元。
如今,圍繞在曾經“影視一哥”身上的話題僅剩股價下跌、股東減持、裁員等負面。而近期,與華誼深度綁定的馮小剛暫居海外且久未有新電影上映,也令外界對華誼在電影方面的未來發展充滿擔憂。
關鍵詞:
標簽閱讀
-
一年僅3部電影上映,華誼宣布裁員,過去3年告別1327位員工
2022-11-03 -
天天速遞!華友鈷業(603799)減值拖累短期業績 鋰電材料持續放量
2022-11-03 -
環球時訊:【青達環?!拷诠九c行業層面幾點更新[慶祝]據公
2022-11-03 -
年內長單累計超2100億!1100億硅料龍頭時隔十天再簽銷售大單...
2022-11-03 -
天天訊息:中博(688408)2022年三季報點評地面電站需求即...
2022-11-03 -
精彩看點:巨一科技(688162)收入延續高增長 盈利能力仍需等待拐點
2022-11-03 -
世界速遞!為削減成本 馬斯克計劃在推特裁員一半
2022-11-03 -
今日熱訊:跑步奔向百億,東鵬特飲的實力已不允許林木勤再低...
2022-11-03 -
全球快資訊:深城交一體化仿真模型城市實時在線交通仿真是虛...
2022-11-03 -
688419,耐科裝備,11/7掛牌上市,國產替代
2022-11-03 -
世界觀點:星輝環材最新公告與中石化華南簽署框架采購協議
2022-11-03 -
環球觀熱點:共話能源新未來 晶科能源出席2022《財富》中國5...
2022-11-03 -
當前動態:2022寵物主糧品質安全報告:寵糧原料不透明成行業最...
2022-11-03 -
【環球播資訊】SGI公司|北交所“一哥”貝特瑞三季報增收又增...
2022-11-03 -
世界最資訊丨科達利最新公告擬定增募資不超過36億元
2022-11-03 -
每日看點!中控技術(688777)2022年第三季度報告點評業績保持...
2022-11-03 -
凱立新材(688269)經營穩健 重視研發有望驅動高質量發展
2022-11-03 -
東吳證券給予中博增持評級
2022-11-03 -
要聞速遞:英國10月服務業PMI跌至48.8 創2021年1月以來新低
2022-11-03 -
國家藥監局綜合司公開征求《藥品網絡銷售禁止清單(征求意見...
2022-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