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id="kmhsp"><li id="kmhsp"></li></font>
    1. <font id="kmhsp"></font>
      1. <code id="kmhsp"></code>
          <s id="kmhsp"><ol id="kmhsp"></ol></s>
            <address id="kmhsp"></address>
              <rp id="kmhsp"><pre id="kmhsp"></pre></rp>
            1. 第一經濟網歡迎您!
              當前位置:首頁>金融動態 > 正文內容

              世界快消息!左手賣疫苗原料,右手賣新冠檢測原料,收入暴漲5倍,毛利率高達90%:近岸蛋白,在疫情風口下起飛

              一、重組蛋白的兩大應用領域:基礎科研和工業級產品

              依照之前寫過的幾家醫療和生物科技公司,風云君將繼續延續這個思路繼續再研究幾家典型公司。

              本文要分析的是一家來自蘇州的科創板上市企業——$近岸蛋白(688137.SH)$。

              近岸蛋白主要產品包括靶點及因子類蛋白、重組抗體、酶及試劑等。


              (資料圖片)

              按照大的行業劃分,近岸蛋白屬于生物科技、生物醫藥行業;往更細一點的領域劃分,則屬于重組蛋白行業。

              我們知道,天然蛋白是從動植物或者微生物中提取的蛋白質。而重組蛋白是一種人工合成的蛋白質,具體的合成手段是基因重組技術,翻譯過程大致為DNA----RNA----蛋白質。

              現在要問的第一個問題是:重組蛋白到底有什么用?市場需求在哪?

              重組蛋白的第一大用途是搞基礎研究。

              科研機構、高校實驗室在做生物科研的時候,經常要用到科研試劑。這個試劑一般可以分為三種:蛋白類、核酸類以及細胞類。

              重組蛋白就是蛋白類試劑中的一種。高純度、高活性的重組蛋白類試劑可以直接應用于疾病的病因研究。

              重組蛋白的第二大用途是工業級產品。

              其主要的使用對象都是To B級的機構客戶,比如生物制藥企業、疫苗企業以及提供體外診斷試劑的醫院和體檢中心。

              重組蛋白是生物藥、mRNA疫苗以及體外診斷試劑中的核心原材料。

              從上述的應用領域看,重組蛋白在整個生物科技產業中的位置是比較偏上游的。也就是說,包括近岸蛋白在內的重組蛋白廠商,扮演的角色就是原料供應商,屬上游企業。下游客戶以制藥企業、疫苗企業為主,還有一些醫院和科研機構。

              近岸蛋白的客戶結構也是大致如此。

              以2021年為例,近岸蛋白的第一、第二大客戶分別是沃森生物和艾康生物。沃森生物貢獻35.93%的營業收入,艾康生物貢獻23.67%,兩者合計占營業收入的59.6%。

              (來源:近岸蛋白招股說明書)

              沃森生物是國內mRNA疫苗行業的頭部企業,也是國內單體擁有已上市疫苗品種數量最多的企業;

              艾康生物則是專門做體外檢測的,新冠疫情爆發以來,艾康生物的新冠檢測試劑盒開始大賣,比如新冠病毒的抗原檢測試劑盒,還有核酸檢測試劑盒。

              (來源:艾康生物官方網站)

              由于沃森生物和艾康生物貢獻了公司較大的收入比例,所以公司的客戶集中度是非常高的,尤其是疫情爆發之后。

              2019年前五大客戶只占收入的22.75%,疫情爆發的2020年,五大客戶的集中度迅速提高至43.57%。到了2021年,比例已經超過70%,客戶集中度風險越來越高。

              (來源:近岸蛋白招股說明書)

              二、高科技就等于國家安全,國家安全就等于國產替代

              1、研發和生產環節是公司經營的核心

              重組蛋白行業有兩個明顯的特點。首先,該行業絕對是個知識與技術密集型行業,行業存在一定的技術門檻。

              2021年,近岸蛋白有502名員工,其中116人是研發人員,占比為23.11%;生產人員和質量控制人員的人數比例分別為22.71%和27.49%。市場人員占比僅為12.95%。

              公司的經營核心顯然是研發和生產環節。

              從學歷上看,2021年公司碩士、博士學歷的人數占比達到24.1%。如果再加上本科,則本科及以上學歷的人數占比接近70%。

              其實不只是近岸蛋白,國內其他的重組蛋白廠商,比如義翹神州、百普賽斯、諾唯贊等等,他們的碩士、博士人員占比也在30%左右。說明這個行業的高學歷員工還是比較普遍的。

              (來源:近岸蛋白招股說明書)

              除了員工學歷較高,近岸蛋白這家公司還非常年輕。

              2021公司30歲以下的員工(90后)占比高達60.56%,30到40歲的占比也有34.46%,公司超過90%的員工都是在40歲以下。

              年輕化與高知化,是近岸蛋白的一大特點。

              公司自己認定的核心技術人員共有9名:除了一位專門負責生產工作的生產總監,其余全是碩士、博士。

              這里重點提一下朱化星。

              朱化星是公司的實控人、董事長兼總經理。朱化星是復旦大學發育生物學專業的博士。作為重組蛋白領域的專家,曾獲上海市科學技術獎二等獎,目前還兼任上海交通大學轉化醫學研究院的客座教授。

              公司的研發投入全部為費用化支出,研發費用從2018年的0.08億元持續增長至2021年的0.34億元。

              (來源:Choice數據)

              縱向看,公司的研發人員數量一直在增加,研發人員的平均薪酬這幾年也一直在上漲。針對核心技術人員,公司不僅有現金激勵,也有股權激勵,大部分核心技術人員都持有公司股份。

              (來源:近岸蛋白招股說明書)

              公司9名核心技術人員中,有6名是85后,其中還有兩名90后。按照公司現在的市值算,幾乎每一位核心技術人員所持有的股份,最少也值幾千萬。

              大家以往的印象是,中國年輕的富豪新貴大部分都是來自互聯網行業。而隨著中國的產業升級,資本開始涌入技術門檻更高的硬科技領域,造富效應不再局限于互聯網公司,以后會有越來越多的年輕富豪,出現在其他新興的高科技行業。

              公司的研發費用率在2018、2019年一度達到30%左右。不過后來在2020年暴跌至8.3%,然后又從2020年的8.3%持續提升至2022年前三季度的13.1%。

              (來源:Choice數據)

              研發費用率在2020年出現大幅度的下降,最主要原因是當年的營業收入出現大幅度的增長。

              實際上近岸蛋白的營收增速一直就比較高,比如2019和2021年的收入同比增長了138%和190%。

              但是2020年增長得更猛,當年同比增速高達500%!和其他年份相比2020年的收入增速明顯高得有點不正常,背后原因風云君依舊會在后文講。

              (來源:Choice數據)

              目前近岸蛋白擁有19項發明專利,數量并不多。

              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重組蛋白行業長期由國外龍頭企業主導,比如R&D Systems、PeproTech、Thermo Fisher等等。根據Frost&Sullivan的數據,2020年全球重組蛋白試劑市場的第一和第二名分別為R&D Systems和PeproTech。

              國內的重組蛋白廠商在技術、質量和規模等方面與國外品牌存在差距。不過從另一個角度看,正是由于有差距,才有成長空間。畢竟,投資看重的是預期和未來。

              重組蛋白屬于生物科技行業,而生物科技又是國家大力扶持的戰略新興行業,國家層面的各種利好政策實在是太多了。

              比如《“十三五”國家戰略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的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重點領域關鍵技術產業化實施方案》等等。

              總之,重組蛋白這個行業本身就具備國產替代的邏輯。

              在國家相關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國內的重組蛋白廠商發展迅速,產品的性能提升明顯。再加上國內生物制藥、體外診斷、疫苗等下游領域的發展,進一步為重組蛋白的國產替代創造了機會。

              根據Frost&Sullivan的數據,2020年近岸蛋白、義翹神州、百普賽斯3家國產廠商已經占據國內重組蛋白市場20.30%的份額。2021年近岸蛋白已經是國內最大的mRNA原料酶及試劑供應商,占據國內市場39.80%的份額。

              只要國內廠商繼續加大研發投入,繼續增強自身的技術創新能力,不愁沒有市場需求。

              2、安全屬性強化國產替代邏輯

              除了有技術門檻之外,重組蛋白這個行業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安全屬性。

              《“十四五”醫藥工業發展規劃》的規定,就重點強調了醫藥上游供應鏈的重要性,并多次提及“供應鏈穩定可控”。重組蛋白正好就屬于醫藥的上游之一。

              2020年10月,中國更是專門出臺《生物安全法》,當中明確要求“增強生物安全保障能力”。

              (來源:近岸蛋白招股說明書)

              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以來,進口品牌的供應鏈極不穩定。而且當前的國際貿易環境比較復雜,高科技產業日益成為大國博弈、地緣政治沖突的主戰場。

              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新的研究邏輯出現:高科技就等于國家安全,國家安全就等于國產替代。

              以前的產業升級更多是從經濟角度考慮。比如企業想賺錢,想主導行業的話語權,所以要搞創新,要搞技術升級??蛻糍I國產也是因為國產品牌,性能好,價格便宜。

              但是如果從國家安全的角度考慮,邏輯就變了:客戶買國產,也未必是國產品牌物美價廉,也有可能僅僅因為他是國產,他具備安全性而已。

              另外,涉及到國家安全領域,政府的扶持力度可能會比以前要大,對市場的干預程度也會加大。這勢必會加速推動一些核心原材料的自主供應。

              總之,一旦把產業提高到國家安全的層面,國產替代的邏輯將大大強化。經濟邏輯不再是唯一的邏輯,甚至可能都不是中心邏輯。

              三、疫情幾乎全面改善了公司的財務指標

              重組蛋白的種類繁多,功能和結構也非常多樣化。

              重組蛋白的這個特點導致公司的產品組合也是非常多。近岸蛋白的產品種類高達3500種,其中靶點及因子類蛋白產品2900多種,重組抗體產品60多種,酶及試劑產品500多種。

              產品太多,風云君只講對公司收入貢獻最大的三個:mRNA原料酶及試劑、新冠診斷抗體、新冠診斷抗原。

              這三大產品分屬不同的類別。mRNA原料酶及試劑屬于酶及試劑產品,新冠診斷抗原屬于靶點及因子類蛋白產品,新冠診斷抗體屬于重組抗體。

              2021年,mRNA原料酶及試劑占營業收入的37.84%,新冠診斷抗體占營業收入的35.04%,兩者合一塊就占72.88%。2020年,mRNA原料酶及試劑的收入雖然很少,但是新冠診斷抗原和新冠診斷抗體的收入比例合計高達61.02%。

              按照用途劃分,mRNA原料酶及試劑是mRNA疫苗的核心原材料,而新冠診斷抗體和抗原,均是新冠診斷的原料。從公司的產品用途和收入結構看,公司業績明顯與新冠疫情高度捆綁。因為這三大產品,都與疫情有直接關系。

              疫情來了之后,新冠診斷需求一下子暴增,直接帶動了上游原料——診斷抗原和抗體的市場需求。

              同時,疫情還讓疫苗行業迎來市場機遇,新冠疫苗競速研發,傳統疫苗開始轉向新興疫苗——mRNA疫苗。疫苗企業為了研發和生產mRNA疫苗,勢必會加大對核心原材料mRNA原料酶及試劑的采購。

              可以說,近岸蛋白的業績增長幾乎完全就是疫情帶來的,絕對是疫情收益概念股。

              2020年公司收入暴漲500%,根本原因就在于此。

              2020年疫情之前,公司自然沒有新冠相關業務。2020年,新冠相關業務的收入占比高達62.98%,2021年這一比例進一步提高到74.8%。

              (來源:近岸蛋白招股說明書)

              疫情的到來同時也改善了公司的利潤情況:2018年公司還凈虧損0.12億元,轉眼到了2021年,就已經實現凈利潤1.49億元。

              (來源:Choice數據)

              就以2020年為基準年,2020年以后公司的凈利率已經超過40%,毛利率甚至可以接近90%。這個盈利能力可以說是相當不錯了,疫情,幾乎全面改善了公司的財務指標。

              (來源:Choice數據)

              個別企業在疫情期間,囤貨居奇,哄抬價格,大發國難財。然而這只是疫情經濟的一面,我們也要看到疫情經濟的另一面。

              疫情在客觀上確實推動了國內mRNA疫苗、體外診斷、重組蛋白等諸多生命科技領域的發展。也加速了某些領域的國產化進程。相關企業不僅賺了錢,還積累了一些技術。

              風云君就發現,近岸蛋白的19項發明專利中,有10項全都是在2021年以后取得的。

              (來源:近岸蛋白招股說明書)

              前文提到公司的客戶集中度是比較高的情況。比如新冠診斷抗原、抗體的主要客戶為艾康生物及雅培集團,而mRNA原料酶及試劑基本是賣給沃森生物。

              由于訂單集中在少數客戶身上,下游客戶的產品開發進程,技術路線的更改必然會影響到公司的收入。

              公司目前的頭號大客戶是沃森生物,沃森生物申報的mRNA新冠疫苗是以新冠病毒的原始株作為研發基礎的。但是現在病毒已經變異出各種類型,特別是奧密克戎變異株,其傳播性很強。

              也就是說,以原始株病毒為基礎的新冠mRNA疫苗的市場空間存在不確定性。而公司向沃森生物供應的mRNA原料酶及試劑,恰恰就是用來研發以原始株為基礎的疫苗。這個風險不得不考慮。

              (來源:近岸蛋白招股說明書)

              另外,疫情的發展情況、防疫政策的變化也會影響公司未來的業績。如果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又或者治療新冠肺炎的特效藥研發成功,都會公司收入產生不利影響。

              根據公司最新的2022年三季度財報,今年前三季度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分別為2.13和0.9億元,同比分別減少了23.4%和29.5%。

              公司給的解釋是,去年同期的基數較高,尤其是向沃森生物的銷售收入較多,而今年同期,對沃森生物的銷售收入出現大幅下滑。

              簡單講就是,今年業績不行,因為去年業績太好了。

              然而,原因真的這么簡單嗎?會不會是大客戶沃森生物的產品項目有了變動呢?

              不管這背后的原因是啥,歸根結底還是公司的客戶集中度太高了,下游客戶一旦出了狀況,采購金額減少,就會對公司產生很大影響。

              關鍵詞:

              標簽閱讀


              }
              69老湿机免费视频福利
              <font id="kmhsp"><li id="kmhsp"></li></font>
              1. <font id="kmhsp"></font>
                1. <code id="kmhsp"></code>
                    <s id="kmhsp"><ol id="kmhsp"></ol></s>
                      <address id="kmhsp"></address>
                        <rp id="kmhsp"><pre id="kmhsp"></pre></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