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實時:氣候變化正在引發保險業的代際資本緊縮
2023-02-17 09:40:06 |來源:未央網
【中國金融案例中心 編譯:弋雋雅】
2023年2月10日,風險投資機構Highland Europe的負責人Jacob Bernstein在金融媒體平臺Altfi發表了他對保險業現狀的看法。他認為,頻發的自然災害及相應創新的缺失正導致保險業陷入困境。
【資料圖】
2021年,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估計達2700億美元,其中有1600億美元(60%)不在保險范圍內。這些損失直接沖擊了全球各地政府和企業的底線。2022年9月的颶風“伊恩”造成了價值500至650億美元的損失,成為歷史上僅次于“卡特里娜”颶風的第二大災難;澳大利亞的洪水則創造了新的災害記錄,造成了40億美元的損失;而法國創紀錄的冰雹氣候也給其帶來了50億歐元的損失。
傳統保險公司并沒有接受這一日益嚴峻的氣候挑戰,而選擇了主動退出。2022年的前9個月,隨著保險公司對其風險偏好的控制,再保險資本縮水了30%。
此外,市場上的保險公司正在大幅提高其保險定價。財產再保險費率飆升了37%;在美國這一數字接近50%,某些細分市場的增幅甚至高達200%。隨著保險可獲得性的下降,這種差異進一步擴大,一些市場(如發展中國家)被排除在外。其結果是資本緊縮,這將對保險業本身產生巨大影響,同時也將使全球數以千計的企業在愈加頻繁的自然災害中面臨更負面的影響。
棄錨開航
這場危機的核心問題是氣候變化的定價方式。一個多世紀以來,保險業一直基于歷史模型(backwards-looking models)對保險定價。他們考慮過去10年、20年或30年的平均損失,以確定未來幾年的風險成本。
這讓該行業對其不斷增長的風險敞口視而不見。2021年末,一份標普全球評級(S&P Global)報告表示,保險公司使用這種歷史模型定價方法對“十年一遇”的自然災難進行定價,就好像它們每20或30年才會發生一次。這使風險被低估了二到三倍。
當理賠額一次又一次超過預期,并將損失率推高至100%以上時,用戶再續保就會“遭遇”飆升的保費和持續增加的免責條款。這本身就造成了巨大的價格差異,當考慮到該行業每年對自然災害經濟損失的彌補還不到一半時,情況則更加嚴峻。
此外,S&P發現,許多保險公司甚至沒有將氣候變化納入公司的決策過程,這進一步加重了這一問題。正因如此,整個保險業迫切需要創新。
“被動”轉向“主動”
面對氣候變化帶來的挑戰,保險業可將定價模型調整為更具前瞻性的人工智能模型。這種模型使用預測數據科學技術來更準確地評估未來一年的風險。通過使用實時數據,如衛星圖像、固定傳感器、雷達或聲納數據,結合先進的圖像識別和機器學習算法,可以直接模擬氣旋、冰雹或野火襲擊特定森林區域、太陽能發電廠或沿海地產的概率。
例如,在野火災害中,觸發事件通常是人為事故或雷擊?;饎輸U散情況取決于風、溫度和是否存在干燥植被。理解這些決定性因素可極大提高模型的準確性,使保險定價與實際面臨的風險成正比。
參數保險的作用
傳統行業的“賠償”模式造成了巨大的不確定性,加劇了風險。本質上,保險賠付是以實際發生的損失為基礎的。傳統模式難以對這些賠付進行建模,計算和審批這些理賠的過程則漫長又昂貴。當氣候災害發生時,保險客戶通常迫切需要得到快速賠付,而非面臨多年的法律糾紛。
“參數保險”是指在客觀確定的參數范圍內發生事件時,支付事先商定的賠償的保險。目前理賠可以在幾天內完成,滿足客戶后期休整需求。此外,這類保單更具成本效益,因為客戶不再為自己的損失估計和裁定提供資金。技術或許將使氣候相關的保險變得更加準確與公平。
本文系未央網專欄作者:中國金融案例中心 發表,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網站觀點,未經許可嚴禁轉載,違者必究!關鍵詞: 氣候變化
標簽閱讀
-
世界實時:氣候變化正在引發保險業的代際資本緊縮
2023-02-17 -
濟南“俏江南”閉店多日,知情人:已退出濟南餐飲市場
2023-02-17 -
全球微速訊:野村證券子公司投資“混合金融”創企Infinity
2023-02-17 -
【世界報資訊】最新規范發布,臺灣省地圖長這樣
2023-02-17 -
中信建投:政策加速處方外流 看好頭部藥品零售企業
2023-02-17 -
BOE(京東方)入選科睿唯安“2023年度全球百強創新機構” 卓越...
2023-02-17 -
世界看熱訊:因年齡原因,5000億城商行董事長請辭!國有大行"...
2023-02-17 -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就不可靠實體清單有關問題答記者問
2023-02-17 -
環球熱資訊!doctors百度云1-20集_doctors百度云網盤
2023-02-17 -
全球動態:欣旺達動力電池估值憑什么一年半漲了近8倍?
2023-02-17 -
每日短訊:99歲的芒格:投資中國更值得 比亞迪比特斯拉好!
2023-02-17 -
世界今熱點:四季度美國消費者債務達16.9萬億美元創紀錄 拖...
2023-02-17 -
經濟日報:嚴防消費貸款違規入樓市、股市 持續重拳出擊“堵...
2023-02-17 -
全球頭條:"百歲貸"一日游!為何備受爭議?北京有銀行可貸至9...
2023-02-17 -
天天最資訊丨證券日報頭版:外資“狂買”A股 傳遞三大積極信號
2023-02-17 -
環球訊息:城陽區“政銀攜手益小微”活動啟動
2023-02-17 -
環球熱消息:中國奧園擬2.56億港元出售奧園健康29.9%股權
2023-02-16 -
全球快看點丨可轉債發行市場小幅回暖 市場規模將突破萬億元
2023-02-16 -
速訊:銀保監會等三部門:進一步做好交通物流領域金融支持與...
2023-02-16 -
勝利精密訴訟時效僅剩兩月 已有投資者獲賠451萬元
2023-02-16